7月,我迷上 Body Jam 多樣化流行音樂、最 in 的舞蹈動作,所以增加上 Body Jam 次數後,左膝蓋在做蹲下或坐椅子的動作時會微微刺痛,有時會腫痛或灼熱感。
原本猜想可能是運動後酸痛的現象,或許休息個幾天就會好。但是已經11月了,狀況未見好轉。直到近日早上,起床要上厠所時,那種膝蓋刺痛,真的可以令我要坐下馬桶時泠不防地刺痛到倒彈站起來,很像一根很粗的針狠刺到骨頭內,真的很痛,真的就是「椎心刺骨」之痛,畢生難忘。所以抱著不安的心去大醫院看診。
依慣例,我沒有挑醫生,能早點掛到號看診就好,反正我也不認識醫師,對我來說誰都一樣。我說是膝蓋痛,所以掛號人員幫我掛了黃炫迪醫師。
高醫骨科黃炫迪醫師聽完我的敍述後,壓壓膝蓋,問我痛不痛,有沒有聽到軟骨摩擦的聲音,就叫我去照X光。雖然只有左膝蓋痛,可是X光是以坐姿同時拍2個膝蓋,不到30秒就拍完。
等了半小時後再進入診間, 黃醫師指著X光片說:妳看~臏骨外翻合併臏骨軟骨軟化症。這是天生的,不是撞到造成。可是為什麼妳是左膝痛?因為妳的右膝蓋外翻狀況比左膝嚴重。妳做了什麼不正確的姿勢動作嗎?
我想了一下,表示:電腦打字時,我有習慣把左小脚墊在屁股下,感覺比較好打字。
黃醫師不解地說: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後不可以再做這種事。還有要避免爬樓梯、蹲、跳等動作。此外,還要做大腿肌肉重量訓練,或者是騎脚踏車,增加大腿肌力,大約6星期就可以改善。黃醫師還開了2個禮拜藥讓我三餐服用。
我問說:有沒有需要吃維骨力之類的東西?
黃醫師表示:不需要。
天啊~活這麼大,誰會知道自己的膝蓋是長偏的?(右膝偏到2點鐘方向,左膝偏到11點鐘方向,沒有與大腿呈一直線)
臏骨外翻?聽都沒聽過。虧我還努力跳有氧、還想跟巷子口池上便當店的阿姨們去爬山。
幸好有來看醫師做檢查,因為醫師說如果沒有避免不當的動作,日後嚴重時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
趕快上網查資料,發現還蠻多人有這種狀況。
根據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臏骨關節軟骨軟化症,由關節鏡來診斷並不困難,臨床檢查包括臏骨的skyline X光攝影,看出臏骨股骨關節之變化。治療上,首先得避免跳躍動作的運動,如籃球、體操、慢跑、滑雪,改以騎腳踏車或游泳。疼痛厲害,可給予類固醇止痛劑。
這個與昨天黃醫師給我的診斷方式一樣。
不過也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看診經驗,表示台大骨科醫師建議貼2個月的膠布來矯正。貼膠布很麻煩,不知道市面上賣的護膝是否有同樣的功效?
根據聯合報《爬樓梯益健康?先看膝蓋夠強嗎!》(2005年專題),全文如下(
引述來源):
「多爬樓梯,有益健康!」「節省能源,請多利用樓梯!」各機關場所常見這樣的標語,不過,台大醫院骨科教授韓毅雄卻十分不贊同,甚至批評為「最笨的運動」。他強調,有些人是O形腿,或膝蓋骨(髕骨)外翻,這樣的人多爬樓梯只會導致膝關節傷害,嚴重時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因此,他認為這種標語不宜在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張貼。
一般人多知道下樓梯或下坡很傷膝關節,不過,爬坡或爬樓梯也會對膝關節造成不小壓力。韓毅雄說,舉辦爬樓梯大賽,或張貼多爬樓梯有益健康的標語都不適當, 不如改成「為保護膝關節,請盡量不要爬樓梯」。有一次他看到某醫院宣導節省能源多爬樓梯,立刻要求院方取下標語。他強調,標語、口號應該適用大眾,既然不是人人都適合爬樓梯,就不應宣導多爬樓梯有益健康,尤其出入醫院者多為病人,更不宜張貼。
韓毅雄解釋,爬樓梯並非絕對禁止,但每個人關節健康情形不同,最好先經醫師評估。有些人屬於O形腿,立正時膝蓋無法併攏,這樣的人常爬樓梯,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很大。此外,有些人的臏骨(俗稱膝蓋骨)外翻或傾斜,也不適合爬樓梯。是否臏骨外翻則需由醫師診斷。
台大骨科部教授江清泉解釋,臏骨本身很健康的人,爬樓梯不受影響,但臏骨外翻者,爬樓梯會疼痛不適,就應避免。門診中許多病患因「前方膝痛」問題就診,大部分都有臏骨外翻問題,一問起來,不少人是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或是小學老師每天得到四樓的教室上課,天天爬樓梯,爬出毛病來。他說,膝關節有三部分,臏 骨、股骨和脛骨,其中之一磨損了,都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
江清泉說,走平路時,臏骨關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一半,爬樓梯時,臏骨壓力增加到體重的3.3倍,走平路和爬樓梯,對臏骨造成的壓力可差到7倍之多,爬樓梯對膝關節的負荷可想而知。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爬樓梯若要達到運動效果,對膝關節可能造成傷害,老年人也不適合,因此,健康局主要宣導「健走」,而非爬樓梯。不過,他認為平常節省等電梯時間,爬個兩、三層樓應該還好,但不鼓勵民眾每天爬十幾層樓。
總結心得如下:
- 建議大家還是去骨科照張X光片,先確認是否為臏骨外翻族。醫師表示臏骨外翻的人很多,可是不知道自己臏骨外翻的人更多,所以會做了許多不該做的活動,無知的傷害自己的身體。很多人遇到膝蓋痛就誤以為是老化的正常現象,誤了矯正的時機。在我前一位看診的人是約20多歲的男生,醫師說他的狀況比我還嚴重。所以這個真的與年齡無關。
- 看到低樓層也搭電梯的人要多寬容。這些人(包括我自己)不是偷懶,而是保護自己的身體。
- 要加強肌耐力的訓練。瑜珈老師就曾叫我去上Body Pump (Les mills系列的摃鈴舉重課程),她表示合併上Body Pump的訓練後再練瑜珈會進步很多。可是我就是很畏懼去上這個摃鈴課程。
不過黃醫師不是叫我去上Body Pump,他是要我去健身房找特定的設備做大腿肌肉的訓練。而且要從很輕鬆、無感覺的狀況開始做,然後再逐週增加強度。騎脚踏車也一樣。黃醫師聽我描述騎腳踏車的狀況,做了些糾正。
- 不要迷信維骨力。別聽人言而亂買亂吃一通。
- 不能蹲厠所,要選擇坐式馬桶。這就傷腦筋啦,因為我只敢坐家裡的馬桶,在外都選擇蹲式馬桶。
-------------------------------------------------------------------
【12月4日補充】
- 距離黃醫師診斷至今剛好滿2週。雖然黃醫師開了2週止痛藥,不過我只吃3天,配合每週做3~4次的大腿重量訓練。我選擇健身房的4種設備,這4種設備分別訓練大腿正面、大腿後側(屁股下面的大腿)、大腿內側、大腿外側。大約10公斤的重量,用穏定速度慢慢推放,除了大腿後側只能做30下外,其他3種設備大約都各做200下。也沒有花很多時間,大約半小時左右。做完後,大腿與膝關節會略微酸酸暖暖的,感覺還蠻舒服。
本來我還半信半疑地找機器運動,直到看診後幾週,有一天在做腿部重量訓練時,發現黃醫師也在做重量訓練。我沒有去打擾他,但是看到自己的醫生都身體力行做肌力訓練,也間接成為鼓勵我繼續訓練肌力的動力。我也不知道有沒有效,總之距離診斷與訓練,大約10天就不會感覺膝蓋疼痛。我打算依照醫師指示,乖乖做完6週重量訓練。
- 與一位上Bodybalance的女士聊到這個問題,這位年約50多歲的女士表示她上健身房有10多年歷史,因為她有個「雞腿骨肉分離理論」。她說:吃雞腿時,放山雞平常有在山裡到處跑,所以肌肉緊實,緊緊包住雞骨頭,啃雞腿時雞肉很難咬開。可是普通飼養雞的雞腿,只要稍微輕輕一咬,就骨肉分離。人的大腿肉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她會利用健身房的設備來訓練肌肉的緊實,讓肌肉緊緊包住骨頭筋膜。真是有趣,平凡生活中的睿智言論。
-------------------------------------------------------------------
【12月27日補充】
- 我覺得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將臏骨的X光攝影檢查列為國小入學必備的檢查之一,或許國中發育期也需要再攝影一次。如果從小時候就確定是臏骨外翻,就要教育小朋友何種運動是不能做,以免無知傷害自己。一個簡單的攝影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與運動,實在想不懂,這麼重要卻又簡單判斷的檢查,卻沒有宣傳或列在必備檢查項目。很多人都因為不知道,而做了許多傷害自己關節的活動,真是很可惜。
- 某方面很慶幸自己不懂,所以學生時代傻傻地跟同學去走南橫健行,那時咬牙硬撐的膝關節痛走完全程,現在想來就可以理解原因。如果那時知道自己的狀況,大概就很難去參加,也看不到美麗的藍天山景。所以禍福難定。
-------------------------------------------------------------------
【2009年12月1日-註】
- 本文經黃炫迪醫師同意公開署名。感謝高醫網友 ivypig幫忙詢問黃醫師公開意願。
- 賀~黃炫迪醫師榮登商業周刊《2009良醫大調查》高雄市骨科好醫師推薦榜。
-------------------------------------------------------------------
【2009年12月22日-註】
- 今天在醫療器材店發現「德國Bort Medical 髕骨矯正護膝帶(BORT Asymmetric®)」,髕骨開口矽膠墊護膝,左右脚分開賣,台灣價格每副約2800元左右(有點貴吔~),分S~XL等4個尺寸大小,左右脚一對就要花近6千元。老闆有讓我試戴一下,原理與貼肌內效貼布相同,感覺比貼肌內效貼布還方便,而且兩側還有軟鋼支撐。只是白天走動時間雙脚都要穿著這護膝,大部份人因職業關係(特別是裙裝者)應該很難戴著整天去工作吧!經濟許可的髕骨患者可以比較看看。圖片連結自:德國 Bort Medical
-------------------------------------------------------------------
【2010年6月23日-回覆留言提問】
- 我不知道留言提問者是否商家派來留言宣傳的,不過我很樂意告知。我是在高雄左營海總地下一樓的居家醫療用品店內看到的,該公司有代理德國Bort Medical用品,但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進貨。有興趣的朋友可洽詢TEL:(02)2218-9777或參閱該公司網站代理的國外品牌介紹與門市服務地點。
我完全沒有與該公司有任何連絡或關係,只有在店內試穿過一次,所以我不知道有沒有效果,因為我沒錢買,OK?如果廠商願意送我一套(全新含左右脚各一組),我倒是很想穿著它做實驗看看是否有效果。不過,通常這種免費的好事不會落在我身上,因為一定會有網友搶先主動找廠商索取贊助了。我還是乖乖地做我的大腿肌力訓練比較實在。
-------------------------------------------------------------------
【2011年8月24日-回覆留言提問】
誠懇健議膝蓋痛的人要找對醫師確診。上醫院網站查醫師的專長介紹寫具有「骨科專科醫師」的專科執照者,找研究專長在膝蓋關節的「骨科專科醫師」(例如:
黃炫迪醫師的網頁介紹),徹底檢查,看看是有其他疾病?或是您的生活型態有姿勢不良的改善之處?或是您的復健不對?如果您的狀況很嚴重,或許醫師會建議需要開刀改善。
或許我比較幸運,沒有事先挑醫師,臨櫃掛號,只看一次診就遇到正確的醫師,不像其他網友還看了好幾位醫師才確診。
-------------------------------------------------------------------
【2012年3月26日-回覆留言提問】
想請問一下:持續的復健臏骨位置會慢慢的被拉回來嗎 ?還是一定要開刀處理?還有那個文章上推薦的護膝是要去哪裡才有在賣呢 ?
回覆上述電子郵件提問:請諮詢具有「骨科專科醫師執照」的醫師。
-------------------------------------------------------------------
【2012年7月17日補充】
護膝屬肢體護具的醫療器材,應到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商店選購,不得網拍。摘要如下:
衛生局呼籲,民眾購買醫療器材,應前往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商店選購,購買時注意產品包裝或標籤是否明確標示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若對產品屬性不明,也可至院衛生署網站以關鍵字查詢(www.fda.gov.tw/licnquery/DO8180.asp)。
★不得販賣
餵藥器、醫用無菌棉棒、衛生棉條、醫用口罩、OK繃、肢體護具、衛生套、電子體溫計、耳溫槍、耳溫套、驗孕盤、隱形眼鏡、生理食鹽水、退熱貼片、痘痘貼、醫療黏著性膠帶、假牙清潔劑
★可販賣
清潔棉花棒、衛生棉、防塵口罩、足跟保護墊、護頸(一般透明包裝)
資料來源:新北市衛生局
-------------------------------------------------------------------
【2012年8月8日補充】
我看我的網站流量分析,有網友用關鍵字「
黃炫迪醫師很厲害嗎」蒐尋到本篇文章,挺有趣的。
我不知道黃炫迪醫師算不算是很厲害,我只知道他壓壓我的膝蓋就幾乎確診是髕骨外翻,照X光似乎只是一個佐證的程序。看一次就確診,不像別的網友還花許多時間到處找骨科醫師才確診。若是光就這一點,我個人認為「
黃炫迪醫師很厲害」。
-------------------------------------------------------------------
【2012年11月5日補充】
看到我的網站流量分析經常有網友用關鍵字「高醫
黃炫迪醫師」等字眼,特別在此提醒大家,黃炫迪醫師不只有在「高醫」,現在有3天也在委託高醫經營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看診,也有夜診。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掛大同醫院門診,看診費用比高醫那種醫學中心等級的費用少,也不用去高醫人擠人,值得優先選擇。
黃炫迪醫師在大同醫院的簡介與看診時間表:
http://www.kmtth.org.tw/pro/search_data2.asp?pno=439,直接點選看診時間表的看診日期,即可連結到網路掛號,很方便。
不過求診病人很多,一個診大約上百名病患,早上診都要看到傍晚才結束。掛早上診50號以後者,大約要中午以後才能進到診間看診,所以要有等候的心理準備唷!
【2015年8月5日】
自2015年8月1日,黃炫迪醫師擔任高醫骨科部關節重建科主任。大同醫院保留星期一門診。
-------------------------------------------------------------------

【2013年4月20日補充】
黃炫迪醫師的網站簡介照片,笑容挺迷人好看的,不太像本人,以前我一直以為醫院網站錯放成別人的照片。或許在診間比較嚴肅,病患很多、很忙,看診時間又長,不太有機會看見笑容。
【2014年6月27日補充】
黃炫迪醫師的網站簡介照片,原舊版照片「微笑青年版」已移除。在此補上一張「微笑青年版」供「迪粉」們懷念。現在醫院官網網頁上的照片是心事重重「黃主任版」。
-------------------------------------------------------------------
【2013年1月21日補充】
對我而言,先不要談腿型長短胖廋等條件,光是「髕骨外翻」這一點,就不適合穿時下流行的貼身鉛筆褲、小脚褲之類。
因為膝蓋骨外翻,穿起來的視覺效果不會是筆直的鉛筆褲型,就算看起來再怎麼顯廋,膝蓋線條不筆直,就不好看。所以要有自知之明,試試其它褲型,不會比較醜。
女孩們,不需要盲目跟風,不要別人瘋買韓版顯廋牛仔褲或鉛筆褲,自己沒那種腿也跟著瞎買。人生又不是只有一種褲型可以選擇!何必一定要穿的與別人一樣呢?
-------------------------------------------------------------------
【2013年9月24日補充】
今天去看
黃炫迪醫師門診,順便請教2個問題:
- 髕(臏)骨外翻可以靠推拿整骨的方式將髕(臏)骨推回正確位置嗎?
黃醫師回答:不能。
- 髕(臏)骨外翻者可以騎脚踏車嗎?因為網路上有人貼文說騎踏車會磨損髕(臏)骨,建議不要騎脚踏車。
黃醫師回答:正確地騎踏車不會磨損髕(臏)骨。
最後,黃醫師表示不要道聽塗說,有疑問,可以到門診問他。
黃醫師有針對騎踏車復健的問題給我些指導,因為是醫囑,因人而異,我怕誤導大家,所以不便在此細說。只能誠懇建議髕(臏)骨外翻者主動諮詢具有合格證照的醫師較妥當。
-------------------------------------------------------------------
【2013年11月13日】
可以參考黃炫迪醫師於:
-------------------------------------------------------------------
【2014年1月4日】
2013年12月起,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人工關節重建手術、關節矯正手術及關節鏡手術,可以掛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關節重建中心門診》,看診地點在6樓的「6A關節重建中心」,不在1樓骨科門診。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關節重建中心門診》網路掛號:
http://www.kmtth.org.tw/Netreg/NetReg.asp
-------------------------------------------------------------------
【2014年4月28日補充】
下面是臺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大永醫師的《
惱人的膝蓋痛~髕骨軟化症》一文,說明得很詳盡,可以參考看看。
原文來源:
http://www.tahsda.org.tw/newsletters/?p=1835#.U106sYGSzlc
-------------------------------------------------------------------
【2014年8月8日補充】
2014年8月8日聯合報《膝蓋外翻新療法 她能爬樓梯》一文,報導高雄榮總骨科部林冠宇醫師採用自美國引進「脛骨前內側轉移術」治療天生小腿骨外翻的案例。
-------------------------------------------------------------------
【2014年8月30日 補充】
日期:2014.08.27
標題:《
父親月3招照顧爸爸膝關節》
受訪者: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骨科主任 黃炫迪醫師
-------------------------------------------------------------------
【2014年8月30日補充】
日期:2007年8月3日
題目:高醫人工膝關節微創手術 復元快
受訪者:高醫骨科小組 黃炫迪醫師
-------------------------------------------------------------------
【2014年12月27日 補充】
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科主任陳威明醫師在《人工膝關節,到底怎麼換?》表示:
「在台灣,做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患者中,每3位,就有2位是女性。尤其是骨架小,腳很纖細的東方女性,一旦胖起來或是常穿避震力差的高跟鞋,細小的膝關節須承擔更大的力量,更要留意膝關節的保養。」
以上摘錄的分享,請各位女性朋友要留意選擇鞋子,花大錢買漂亮的鞋子,可能造成的傷害是提早開刀換人工膝關節。我的高跟鞋早在幾年前就全丟掉了。
-------------------------------------------------------------------
【2019年1月27日 補充】
2019年1月27日聯合報《
早中晚雙腳各重複30次!骨科醫教你保養膝關節這樣做》
保養膝關節這樣做:
- 避免膝蓋受傷,年輕時打球、摔車,傷及膝蓋,老年之後,膝關節易退化、磨損。
- 不要蹲著做事情。
- 控制體重,肥胖者膝關節承受壓力重量,容易磨損。
- 登山時,應該使用登山杖,減輕膝關節的負擔,延長膝蓋使用年限。
- 參加半馬、全馬等路跑時,因地面較硬,務必選擇一雙彈性佳、避震效果好、適合自己的專業跑鞋,千萬不可赤腳跑跳。
- 葡萄糖胺無法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但可作為保養膝關節之用,可以視為膝關節的維他命,建議適量服用。
- 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3,以維持骨骼健康,骨骼強壯,軟骨組織才能正常。
- 年輕時,多做大腿小腿重訓,鍛鍊腿部肌肉,讓肌肉成為人體最佳天然護膝。
- 中年之後,持續練腿,坐在椅子上,單腳伸直,指尖往身體傾,伸直五秒後,單腳彎曲90度五秒,再換另一隻腿,早中晚雙腳各重複30次,等於一天鍛鍊180次。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任施士亮、台安醫院骨科教授劉華昌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