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茶商推說是我的泡茶方式錯誤,問我:用什麼水泡茶?
我說:用礦泉水。
他又問:用哪種茶器泡茶?
我說:用比賽茶的標準評鑑瓷杯泡茶,用比賽茶的標準程序泡茶,我不可能搞錯味道。
這位茶商無話可說、沒法子賴,雖然氣氛感覺不太好,但是他還是讓我換貨。這次換到的茶就是我試喝茶的口感。既然換到我要買的茶,也就不去追究太多。
我寧可相信他是真的無心拿錯茶給我。
2011年6月,這位茶商又來擺攤。我去試喝了,但是因為現場還有其他茶商的茶更好喝,所以我沒有買他的茶。
最近收到他來擺攤的簡訊,難得今天下午開始放晴,所以我趁出門透氣去試茶。
當然一開始先試我最喜愛的杉林溪茶,茶香淡而薄,口感略澀,茶商表示因為製茶時遇到下雨日。我忍不住猜想這茶搞不好只有2成是杉林溪茶,其他8成拼配其他茶,否則怎麼可能杉林溪獨特的山頭氣息如此淡薄呢?
看我喝完杉林溪茶後沒什麼興緻,於是他接著泡阿里山春茶。這茶更慘,我只喝了2口就放下杯子不碰,口感沒什麼味道,很難入口。
看到桌上還擺著包裝外寫著「紅玉 / 台茶18號」,忍不住想試喝,看看與別家的「紅玉 / 台茶18號」差別如何。
這位茶商非常有自信的告訴我,這批「紅玉 / 台茶18號」是表弟自己做的,發酵48小時,非常好喝,賣得非常好。
我看茶樣黑得油亮,的確是發酵工序做得很道地。只不過這茶條索薄而細小,完全不像是我先前所認知的大葉種「紅玉 / 台茶18號」,比較像是2011年9月喝到的南投小葉種金萱(台茶12號)製成的紅茶樣子。
或許是我搞錯吧?
等到試喝時,天啊!那蜜香甜得根本就不是「紅玉 / 台茶18號」,也比南投小葉種金萱紅茶還蜜香,口感比較像是花蓮的蜜香紅茶。茶湯入口時軟而甜,入喉後舌尖略帶澀感,半小時內都化不掉。
參考《【試茶記】這叫頂級嗎?~日月老茶廠頂級紅玉紅茶(台茶18號)》一文,茶葉改良場前輩曾教過:
- 台茶18號屬大葉種茶,茶湯收斂好的茶葉屬於品質較好。什麼是茶湯收斂好?就是茶湯入口後會有澀感,但是這種澀感很快會化掉轉甘甜,就是茶湯收斂高,代表發酵夠。若茶湯入口的澀感化不掉,就是品質差。若茶湯入口沒有澀感,品質較差,那是發酵不完全。
- 台茶12號金萱這類小葉種做的紅茶,就要以茶湯收斂性低的茶葉屬於品質好,就是入口比較沒有澀感者、口感軟滑者為佳。
我故意裝不知道地嚷著:哎啊~這茶是紅玉嗎?根本就是蜜香紅茶吧?
茶商沒想到我會這麼說,瞪大眼睛,堅稱說這真的是「紅玉 / 台茶18號」茶葉去做的,只不過不是種在日月潭,而是種在較低海拔的南投名間,所以原本大葉種的茶樹改種在較低海拔,茶葉就變小了。
是嗎?還有這種說法啊?
我知道「紅玉 / 台茶18號」具有大葉種茶的特色與口感,不曾聽聞「紅玉 / 台茶18號」是小葉種金萱的樣子與口感。
坦白說,這位茶商一直都在欺騙與販售名實不符的茶,從第一次交易就拿與現場試喝不同的茶假冒讓我帶回家,今日則用各種話術以小葉種紅茶謊稱冒充是「紅玉 / 台茶18號」。
一般社會大眾或許喝不出來,也不會知道花錢受騙,反正都是「紅茶」,至少沒錯。
但是以「小葉種台茶12號的金萱紅茶」假冒是「大葉種台茶18號的紅玉紅茶」的行為,已經觸犯刑法詐欺罪與消保法商品標示不實的法條,如果我真的卯起來報警處理,這位茶商大概很難脫罪。或許就是因為消費者的緃容,才導致台灣茶商以不實商品詐騙賣茶為「合理賺錢的王道」。
或許是我這段期間到處試喝茶而累積品茶的敏銳度,對於這位茶商的行為,感到遺憾與不恥。
註:
- 《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條,商品廣告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可罰五萬到兩千五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