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7

手拉坯無釉原礦迷你蓋杯

當我看到這批由高雄某位陶藝師完成的手拉坯無釉原礦迷你蓋杯時,我真的一眼就被這些蓋杯的簡潔、流暢、有個性線條所吸引。每組蓋杯外型或泥色或大小都不一樣,一個個地拿在手上把玩,愛不釋手,最後收了幾組。

這位陶藝師早些年在鶯歌工作,後來將工作室搬移到高雄。憑藉著紮實的技巧,以及對泥料的研究,他盡可能採用原礦無釉的方式來製壺與茶具,逐漸塑造出自己的茶具風格。

他說不求名,只求小康度日。所以巧手細工地做好每一件成品,好口碑造成每次開窯的成品幾乎都被搶購一空。這些壺與茶具就隨之被外銷運到日本、中國、東南亞等各地銷售。枱面上看起來似乎不是很有知名度,但是枱面下卻是有實力的硬把子陶藝師。


因為那時我已經開始接觸紫砂壺,所以了解做個口蓋密實的壺蓋有多費工。這種蓋杯也是如製壺蓋同樣的工序,每個手拉坯的杯口都不同大小,所以杯蓋都是依照每一個杯口的尺寸量身打造,還要計算好泥料在燒窯後的收縮比率,控制好燒窯溫度,如此才能口蓋密實得分毫不差。

杯口直徑約為5.5公分,杯身高度約為5公分。如果沒有杯蓋,就是一般大約15~20CC小容量的品茗杯。

有哪位陶藝師會為了這種迷你品茗杯費心費工地逐一手工製造杯蓋呢?

光是這一點,光是這樣的心力,這系列的迷你蓋杯就值得收。


杯身胎薄,口蓋密合。看起來豆紗色,混雜著米色紋,是利用不同泥料土質窯燒後的顏色變化成原礦土紋路,無施釉,為原礦土原色。

陶藝師說這是利用製壺剩下的泥料順手做的小蓋杯,每個都不一樣。


本來我只是看蓋杯迷你得很可愛、精緻有趣,倒也不認為泥料有何特別之處。後來拿了另外一組蓋杯試著以同一種茶來測試,初時口感除了水軟外,沒有太特殊感覺。反覆用杯裝茶喝茶一陣子後,味道開始變得比較聚香,比較有茶味。後來將杯子用水沖洗後,自然風乾,這時的杯子是沒有味道的,蓋上杯蓋,放入櫃中存放。

隔一陣子再拿來使用時,一開杯蓋,原本無味的杯內瀰漫著早先我一直泡的那種茶的茶香,令我嘖嘖稱奇。就像是紫砂壺一樣會吸味道,所以最好是一杯侍一茶,以免味道混雜。由這裡我才見識到這位陶藝師研究台灣泥料的實力真的不是隨口亂說的。

這些曾經在鶯歌磨鍊多年的陶藝師,一定可以從成品看出哪些是有花心思下苦功的人。

真的,一堆做陶者都是手拉坯,但是有多少做陶者能手拉坯拉出細緻動人的線條?

有多少陶藝師能不問售價高低,只求盡心盡力地在手工製品上賦予「獨特的個性美」?

2 則留言:

  1. 請問這杯是在哪裡看到購買的呢?有機會也想去看看~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偶遇、偶得,無從告知,也不想告知。

      刪除

【2016年5月11日】匿名留言,一律不回應。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與誰說話。

熱門文章

Auto Awesome Movie 蒙太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