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1

2025/04/16

20250227 母右脚踝急性紅腫熱痛、深層靜脈栓塞的「桑葉」中藥治療

2025年2月27日(四),我媽因為右脚踝腫痛,自己跑去診所看診。

可能我媽沒有說有靜脈栓塞病史,加上醫師不是心臟血管專科,不清楚我媽病史,所以醫師只有針對可能的病因開藥:抗生素藥+痛風藥+止痛消炎藥+胃藥+肌肉鬆弛藥。

我媽回家後,稍晚,我才知道我媽右脚踝腫痛。

我一看我媽的脚,右脚踝發紅、發紫、有的暗沈。明顯腫大。皮膚摸起來熱。痛。

我感覺是「深層靜脈栓塞」,造成右脚踝急性紅、腫、熱、痛。

可是我媽有吃通血栓藥,怎麼右脚踝會急性紅、腫、熱、痛?

因為我不是醫師,不好斷言醫師開的藥不對症。

我非常生氣,氣我媽不舒服,不告訴子女,悶聲不吭地自己跑去看醫師,看錯科,自然容易診斷錯誤,延誤治療。好歹也跟子女說一聲,我們子女幫忙判斷找哪一科醫師看診。

偏偏今天是228連假的前一天。我媽告訴我的時候,門診都結束了。若有事,只能掛急診。

所以只好讓我媽吃醫師開的藥試試。

我媽吃了藥,還是一直喊痛,那個止痛消炎藥完全止不住痛。整夜睡覺,睡睡醒醒地喊痛,我多次進房查看,擔心地失眠。

2025年2月28日(五),我媽吃了6次西醫開的藥,不見療效,右脚踝還是紅、腫、熱、痛,沒消腫半分,痛苦萬分。確實如我所猜的「藥不對症」。

問我媽:要不要去醫院急診?

我媽說不要去急診。

我媽體温、血壓、血氧都正常,加上當時台灣醫院急診爆量,去醫院急診恐怕要等很久。

我查資料,桑葉:
  1. 《綱目》:「手足陽明經。」
  2. 《本草經解》:「入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
  3. 《本草蒙筌》:"煮湯,洗眼去風淚,消水腫脚浮,下氣,利關節。"
  4. 現代應用於治療下肢象皮腫。
雖然我媽疑似深層靜脈栓塞,不是下肢象皮腫,不過若桑葉可以治療象皮腫,代表桑葉對於淋巴循環有幫助。此外,我查了足陽明經穴道,有通過我媽右脚踝腫痛處,我覺得可以試試。

晚上,「蒲公英、金銀花、七葉膽、黃耆的綜合茶包+桑葉+菊花」,用悶燒杯悶約20分鐘,泡成一杯約450~600CC的茶飲,讓我媽喝下。

這晚睡覺,我媽還是睡睡醒醒地喊痛。

2025年3月1日(六),早上起床,看我媽右脚踝明顯消腫約1/4,疼痛感減少,令人士氣大振。於是中午、晚上繼續喝一杯桑葉茶。

註:為什麼是「中午、晚上繼續喝一杯桑葉茶」?因為我媽早餐飯後要吃很多西藥,所以避開早餐,改成中午、晚上喝桑葉茶。其實早午晚喝桑葉茶都可以。

2025年3月2日(日),早上查看我媽右脚踝消腫大半,約剩1/6。繼續中午、晚上各喝一杯純桑葉茶(沒加其它中藥茶包)。

2025年3月3日(一),我媽右脚踝消腫,幾乎正常狀態。膚色變回正常膚色,不會紅。皮膚摸起來是正常體温,不會發熱。繼續中午、晚上各喝一杯純桑葉茶(沒加其它中藥茶包)。

後來又繼續喝了一陣子純桑葉茶(沒加其它中藥茶包)。

現在我沒有特地泡桑葉茶給我媽喝。

因為我媽看我1月下旬疑似流感造成咳嗽,吃了高雄長庚經營管理的鳳山醫院中醫開的科學中藥改善顯著(此為另外一個故事,日後補寫發表),說想要去看診試試,看看能否改善胸悶、喘、有痰咳不出來、咳嗽...等狀況。所以3月10日帶我媽去看診。

中醫師詳細問診後,針對肺部問題,開了一些藥,其中《沙參麥冬湯》(清養肺胃、生津潤燥)的藥材有「桑葉」。

等於我媽吃這位中醫師開的藥方,每天都會吃到桑葉,所以我不用額外泡桑葉茶給我媽喝。

後來,有問西醫以後發生這種急性深層靜脈栓塞造成紅腫熱痛問題要如何處理?

西醫回答:脚墊高,睡一晚,隔天會消腫。

我心中OS:問題就是沒消腫,持續紅腫熱痛。

所以問了西醫,沒有答案。

西醫說通常要穿彈性襪。

我說老人穿不了。

西醫說可以開藥膏擦看看。所以開了礙沙凝膠回家試試。

我知道沒用。因為西醫說過我媽是深層靜脈栓塞,不是淺層靜脈曲張。若是皮膚擦藥膏有效,西醫早在第一次看診時就會開給我媽使用。

西醫不了解中藥。對於我說吃桑葉可以消腫一事,雖不置可否,我猜西醫心中大概嗤之以鼻。

2021年我住院做手術,請了一位年長女性看護。半夜我被看護嚇死,因為我看到躺在看護椅上睡覺的看護其脚踝以下皮膚黑到發亮。一開始我以為是看護穿黑皮鞋睡覺,心裡納悶著為什麼看護不脫鞋睡覺?看了很久,我才恍然大悟那是看護脫掉襪子後的脚—疑似因為靜脈曲張造成脚踝以下皮膚黑到發亮,黑到像是穿著黑皮鞋。我真的被驚嚇到!

第2天,我問了看護,看護說曾經痛到去醫院急診。急診醫師只說是靜脈曲張,給了些藥,就要她回去。所以她脚的狀況就一直這樣惡化,沒有治療。這是看護單方面說法,我不知道實情。

現在2025年我媽遇到比靜脈曲張更嚴重的深層靜脈栓塞,而且是在有吃通血栓藥的情況下發生急性深層靜脈栓塞造成下肢脚踝紅腫熱痛。事後問了專科醫師,西醫也沒有說以後遇到這狀況要如何處理。我猜就算當時送我媽去急診,大概也是急診醫師給點止痛藥,打發走人。

搞不好急診醫師還分不出來這是「深層靜脈栓塞」!

搞不好更糟的是:急診醫師誤診成「蜂窩性組織炎」!

記錄分享此經歷,雖然沒有醫療研究文獻實證支持,希望能開啟中西醫合作研究契機,造福更多病人。

因為我媽喝的「蒲公英、金銀花、七葉膽、黃耆的綜合茶包+桑葉+菊花」只有極少的藥材量,也是常見的中藥材,有幾千年使用記錄,很安全(比利尿劑安全),價格比西藥便宜,療效顯著。這個不是經過實驗室認證的藥方都能有顯著療效,若由台灣醫界研究出更完善的中藥方,豈不是更棒!

希望台灣醫療主管機關、中西醫界能合作研究,修訂出醫療指引與藥材使用量,造福受苦病人。

----------------------------------------------

【延伸閱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6年5月11日】匿名留言,一律不回應。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與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