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1

2015/08/25

20150825 幾部探討安寧自殺、安樂死的影片

剛剛看完英國奇幻文學作家暨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泰瑞.普拉契特(Terry Pratchett)的紀錄片《死亡處方箋》(Terry Pratchett : Choosing to Die)(2011),很感動,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紀錄片,正反面觀點能客觀中立的呈現,選擇的病例、攝影、剪輯、配樂都很好,能得到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當之無愧。

加上最近看了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佐藤雅彥《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ISBN:9789865626150),頗有感觸,書中紀錄作者為了保持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尊嚴自主生活的權利,不進入療養院而所做的種種努力,令人看了有點感觸。

最近看到某位2012年確診肺癌末期的網友,2014年發現癌細胞擴散到腦部。這幾年多多少少也看過她的抗癌文章,看她做了那麼多的抗癌治療,從化療→標靶→各種新藥人體實驗→放療→全腦放療(自費12萬元),外加各種仙丹補品,花了無數的錢。每位病人都希望自己是那稀少的5年存活率患者,而做了許多努力。當她發現癌細胞擴散到腦部,仍然在努力想辦法活下去。

雖然有一些相對來說算是個位數的網友留言誠懇建議她採用安寧療法,放棄無效醫療。可是在數百位網友支持鼓勵她加油的留言情況下,當事人根本聽不下去。在她花了這麼多錢、這麼多心血努力、忍受這麼多醫療痛苦的情況下,要承認抗癌失敗,選擇放棄,採用安寧療法,是很困難的,當事人根本聽不進去。

本來,我也想給她留言,最後還是不摻和了。

事實擺在眼前,單國璽樞機主教在癌細胞擴散到腦部後,很快就辭世。幾乎癌細胞擴散到腦部的人不僅活不久,而且都不是善終,都會面臨巨大的痛苦。

所以我整理了幾部探討安寧自殺的影片,希望社會大眾有機會看看下列幾部優質影片,能讓更多人理解安寧自殺的議題與執行過程,不要因為無知而害怕而抗拒。

期許政府相關部門能每年巡迴舉辦安寧死亡影展,推廣安寧死亡的觀念。電影,一直都是洗腦、教化無知大眾最好的工具。

以後若有看到適合的片子,陸續加進此文。

子葳格主我的一句老話:

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希望台灣盡快通過醫護人員協助安寧自殺立法,保障窮病人無痛且尊嚴的死亡權利。

------------------------------------------------------

觀看日期:2015年8月24日

影片1:


《死亡處方箋》
Terry Pratchett : Choosing to Die
(2011)

以下資料摘錄於2015年3月13日天下雜誌《我有權選擇我的死亡嗎?一位名作家之死》:

國際艾美奬的紀錄片。 
英國奇幻文學作家泰瑞.普拉契特(Terry Pratchett)2015年3月12日去世,得年才66歲。 
普拉契特2007年得知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就開始思考自己要怎麼死、何時死。
普拉契特為了了解安樂死,他帶著導演查理‧羅素(Charlie Russell),拜訪多位罹患致命疾病並決定接受安樂死的病人,拍成紀錄片Choosing to Die(台灣翻譯為《死亡處方箋》)。 
普拉契特採訪的對象,包括英國富翁、漸凍人症患者史梅利決定接受安樂死,及最後前往瑞士執行安樂死機構「尊嚴」(Dignitas)簽署文件、吞服毒藥死亡的全部過程。 
而普拉契特自己,在拍攝他全程陪伴史梅利安樂死亡的過程之後,選擇放棄安樂死。「我不是怕死,我要活下去,是為了推動英國可以合法的安樂死,並妥善地被執行。」

【觀後感想】

  1. 瑞士執行安寧自殺的組織《尊嚴》創辦人是一位律師,他是受到歐洲人權公約的影響,在法律範圍內,在工業區設立一個執行安寧自殺的場所。每位客戶需要經過2次醫師的面談,反覆評估確認客戶有自主清醒正常意識,且完全理解安寧自殺的意義、程序,也親自練習如何喝下安寧自殺藥水,並填寫完所有法律相關文件。在喝下安寧自殺藥水前,隨時都可以改變心意而中止。

  2. 安寧自殺藥水很難喝,所以需要先喝一些止吐的胃藥。約20分鐘後,再一口氣喝下安寧自殺藥水,不能分開慢慢啜飲,否則會睡著,不會死亡。會陸續呈現睡眠打呼狀態,逐漸抑制呼吸,約10~15分鐘,平靜無感死亡。

  3. 安寧自殺的主要核心重點:自主清醒正常意識,自己執行喝下安寧自殺藥水或注射針劑。

  4. 所以,影片中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英國奇幻文學作家泰瑞.普拉契特(Terry Pratchett)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目前雖然他的精神狀況正常,如果他想要以後才選擇安寧自殺,請問醫師能否幫他執行?醫師說:因為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神智狀況會慢慢演變成時而思緒正常、時而混亂,很難確認是否有自主清醒正常意識,錯過了可以自主決定的時機,屆時可能也無法自行服用藥物,醫師不願意幫他執行安寧自殺。

  5. 很感動,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紀錄片,正反面觀點能客觀中立的呈現,選擇的病例、攝影、剪輯、配樂都很好,能得到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當之無愧。

  6. 中央社於2008年6月4日引用路透社新聞,摘錄內容: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用來麻醉或讓動物及寵物安樂死,在全球都屬於合法使用。巴比妥酸鹽又稱為「寧必妥」(Nembutal),嚴格限制只能給獸醫使用。巴比妥酸鹽是可以在人停止呼吸前,讓人進入睡眠狀態,造成可靠與麻醉死亡的少數藥物之一。安樂死在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及美國俄勒岡州屬於合法,這些國家的醫師能使用巴比妥酸鹽結束人的生命。

----------------------------------------------------

觀看日期:2013年10月2日

影片2:


《甜蜜天堂》
Miele 
(2013)

導演:薇拉莉葛琳諾 Valeria Golino 
演員:潔絲敏婷卡 / 卡洛賽茲 / 利貝羅德瑞恩佐 

資訊:義大利/法國|2013|DCP|彩色|96分 


女醫生的工作是幫助臨終病人縮短病痛的折磨。某日,一位身體健康的老人也來要求她的協­助,只因他認為自己活夠了。這場相遇考驗著她的信念,也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著名義大­利女演員薇拉莉葛琳諾首度執導即展露光芒。

2013 坎城影展人道主義獎 
2013 義大利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最佳新導演獎 
2013 義大利銀緞帶最佳女演員、最佳新導演、最佳音效獎 
2013 布魯塞爾歐洲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2013年10月26日 觀後感】

女主角的眼神很有味道、很有戲感。片中的音樂也好聽。劇本很有意思,探討安寧自殺議題。

剛開始看不懂,不懂女主角為什麼要搭長途巴士到一個看似落後的地方旅遊,到寵物店買藥。後來才懂原來現實生活中,真的是這樣,許多外國人會特地搭飛機到這個偏遠地方的寵物店買藥。

影片一開始的10分鐘,我就心酸流淚。看完此片,更堅定我支持台灣能盡早通過安寧自殺合法化的立場,而不是僅僅止於台灣現有的安寧療護。自從照顧過癌末重症患者後,我深切認為安寧療護是不夠的。

癌末重症患者與其他有正當理由不想活著的人,都應該有權利獲得尊嚴安寧死亡,尋求無痛善終。

台灣應該通過相關法律,在正當合法程序下,由專業人士協助執行安寧自殺或安寧死亡。

每當我看到報導久病厭世、跳樓跳海跳河上吊燒碳自殺的新聞時,總是感到非常難過。這些人有權利得到安寧死亡,而不是一個人自行去執行死亡來經歷痛苦與恐懼。一個重視人權的社會,不應該剥奪人可以尋求善終的權利。

唉~執筆一歎!立法院諸公大人,當各位忙著關說別人犯法的司法案件時,卻將牽涉到每個人可能會遇到的安寧死亡的基本人權立法議題棄之高閣,無人聞問。這種造孽行為,立法院諸公大人,最好這輩子都不會生病,也不會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一天。若真有那麼一天,讓這些立法院諸公大人嚐嚐何謂早知道。

我真心希望台灣能有像片中女主角這種私下協助執行安寧自殺的專業人士,現在的我真心認為這種行為是會有福報的做善事,是「死亡天使」。

我也希望如果有那麼一天我需要「死亡天使」的協助時,能找到人來幫我執行,希望收費不要太貴啊!

--------------------------------------------------

觀看日期:2011年8月7日

影片3:


《老爸的單程車票》
法語:Les Invasions barbares
(2003年)

以幽默的方式探討安寧自殺 / 安寧死亡 / 安樂死的議題,笑中帶淚,好看。

雖然以2015年來回議2011年看片的記憶,有些模糊,但是幾個片中探討的議題:

  1. 到陌生的國外尋求比較完善的安寧自殺服務?或者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選擇安寧自殺?
  2. 向黑道買高劑量的嗎啡、海洛因等毒品來為病人止痛。
  3. 最後是花錢請有執照的醫護人員私下到宅來打高劑量的海洛因(疑似,有點忘了)安樂死。醫護人員離去前,再次表示出了門就不存在這件事,彼此都不認識。

-------------------------------------------------

觀看日期:2014年

影片4:

日劇《白色榮光 4 -螺鈿迷宮》
(2014年)

因為劇本是具有醫師身份的海堂尊的同名小說改編,所以在此劇中,可以看到這位醫師作家建構一個癌末、安寧死亡、火化入廟法會等一條龍、最短、完美的死亡天堂之路。

一貫的日劇細緻風格。我希望劇中的螺鈿迷宮安寧死亡模式能在台灣被實現,至少我希望能這樣子迎接死亡。

------------------------------------------------------

觀看日期:2015年9月27日

影片5:


《心寧病房 》
Wit
(2001年)

劇情很單純,卻是大部份卵巢癌癌末患者的經歷,特別是那些在資訊不明的誘導下、沒有想清楚就同意接受新藥人體實驗患者會遇到的情況。

嚴格說來,這部電影稱不上是「安寧療護的電影」,頂多可以說是「為什麼要進行安寧療護的電影」。

就是說,此片的情節呈現的重點在於「為什麼要有」安寧療護,而不是「如何做」安寧療護。

戲中頂多只有片尾由善良的護理長提出讓主角思考病危時要「急求」或「放棄急救(DNR)」的選擇,這個情節與「安寧療護」有點關聯。

或許是因為這部片子是完成於2001年,即使在觀念開放、重視人權的歐美,對於安樂死、安寧療護、安寧自殺等議題,仍然還算是有點爭議,所以電影的表現手法比較保守。

10多年後,看到2009年英國的《在瑞士的日子 》、2011年英國的《死亡處方箋》、2013年義大利/法國的《甜蜜天堂》告訴世人「安寧自殺」是怎麼一回事、如何進行,讓世人更明瞭,去思考或許「安寧自殺」也是一個適合的選項。

由上述電影的內容分析,可以看到安樂死、安寧療護、安寧自殺等議題開放性在10多年來的思想躍進歷程。

對於安寧工作推動者而言,也必需改變推廣教育的角度。由早期宣揚安寧療護、「放棄急救(DNR)」,進化成現在更應該推廣教育「安寧自殺」的精神與執行過程。

待補...

----------------------------------------------------------------

觀看日期:2015年9月28日

影片6:
《在瑞士的日子 》
A Short Stay in Switzerland
(2009年)

英國片,根據2006年一位本身是醫師的漸凍人真人實事改編。好片,值得推薦。

在此片可以看到以下值得討論的議題觀點:
  1. 女主角是如何形成安寧自殺(安樂死)的決策過程,甚至自行嚐試吃過量藥物自殺而失敗。
  2. 面對子女的反對到後來支持到瑞士安寧自殺的心境轉折。
  3. 面對好友強烈反對,甚至認為安寧自殺(安樂死)是懦弱的行為,與女主角大吵爭執。
  4. 女主角對於英國法律不准安樂死的控訴。
  5. 到最後決定經由媒體記者採訪錄影,公開她支持安樂死的人權。

影片中也說明:
  1. 自殺藥物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很苦,喝下時要立刻吃巧克力。
  2. 為什麼要坐著喝下自殺藥物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而不能躺著喝下藥物。因為要直立上半身,讓藥物盡快發生睡眠效果。出現睡眠打呼聲後,就可以移成平躺狀,很快地就會呼吸中止。
  3. 必須在意識清楚,確定明瞭所有的程序,可以自行拿取服用藥物。

---------------------------------------------------


【希望有機會觀看的片單】

  1. 死亡醫生(You Don't Know Jack):2010年,USA。
  2. 點燃生命之海(西班牙語:Mar adentro,英語:The Sea Inside) :2004年,西班牙。

-----------------------------------------------------

【其它】

我在2014年11月3日針對「俄勒岡州腦癌末期患者布莉塔妮‧梅納德(Brittany Maynard),日前宣示將結束生命後,已於2日在家人陪伴下,以安樂死與世長辭。」發表的評論如下:

其實,如果看過國外安樂死、安寧自殺的電影,就會知道執行過程是很嚴謹,一點也不恐怖,邀請親友來參加自己的安樂死,就好像參加婚禮一樣的神聖、感恩、不捨。 
不要以人道理由反對安樂死,希望台灣盡早通過醫護人員協助執行安樂死、安寧自殺合法化的立法。

2014年11月4日又補充「俄勒岡州腦癌末期患者布莉塔妮‧梅納德(Brittany Maynard)」評論如下:

我希望她的這一切能整理成記錄片,教育其他社會大眾認識醫療協助的安寧自殺,這是人權,這些善良的人都該值得有尊嚴的死亡。 
希望台灣盡早通過醫護人員協助安寧自殺合法化之立法。 
我不想再看到新聞報導因病而跳海、上吊、燒碳等不人道與痛苦的死亡,看到這類的新聞,總是令人很心痛,這些病人值得在愛的包圍下選擇更人道、無痛、喜樂的死亡方式。


2 則留言:

  1. 謝謝你的分享。感同身受。其實若留意新聞,每天幾乎都有自殺的報導。很多事情不是一句「想開點」就能解決的。進步的社會和政府應該賦予其公民生命自決的機會,鄕𢥧的教條無法真正幫助受痛的人。只可惜台灣要能同荷、比、瑞如此,不知何年何月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人生的許多事,都是「觀念」一線之隔。唯有 open-mind,開放的心胸探索各種角度觀點,才不會作繭自縛。

      真相往往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也不是教科書中教的那樣。

      贊成某種觀點者,不見得就是真理,因為沒說出口的是隠藏在枱面下的利益。

      刪除

【2016年5月11日】匿名留言,一律不回應。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與誰說話。